一种假说:意识如何运作
一种假说:意识如何运作
本文正在创作过程中,尚未完成
如果有与现实世界高度契合的解释意识的理论。
那么哲学中关于“我是谁?”,“我从哪里来”这样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。
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讲,最为核心的是解答“存在问题”。
“存在问题”终究只是个问题,只是千千万万个问题中的一个而已。
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一样,是产生于人头脑中的一种想法、疑惑甚至是挥之不去的情绪。
这种疑惑被意识捕获,并以语言、情绪等表现呈现出来。
用语言表达出来时,它被抛向思维中,在情绪和文化的牵连里表现得非常强烈,我们增大了语气:我是谁?我是真实存在的吗?
如果意识被充分且正确的解释,那么存在问题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。
甚至“存在问题”将被解构,变得没有任何的价值。
亦或许,“存在问题”被升华到另外一个高度,把人类带入另外一个世界中去。
总之,意识问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。
什么是意识
大体上,每个人,甚至是每个动物都体会到了【意识】,甚至有研究认为连植物都有“意识”。
作为人类,对于自我以外的事物,我们似乎有能力判断它们是否有意识。
但是准确的描述意识却非常困难,以至于到如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严谨的定义。
在中文里,“意识”这个单词是多义词。
词性上讲,它有动词、名词两种。
例子:
- 他已经【意识】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- 我们需要增强对环境保护的【意识】,从小事做起,为地球的未来贡献力量。
- 在经历了那次失败后,她【意识】到,只有真正面对自己的恐惧才能成长。
- 随着科技的发展,社会逐渐【意识】到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结构的深远影响。
- 人类的【意识】不仅是对外界的感知,也是对自我的反思与超越。
- 他深入思考,试图弄清楚【意识】究竟是物质的产物,还是独立于物质的存在。
-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能拥有意识的问题,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。
- 神经科学家试图通过实验揭示意识如何在大脑中产生。
- 他相信人的意识可以通过修行与更高的存在联结,获得超凡的智慧与洞见。
- 戏剧的核心是揭示角色内心意识的矛盾与挣扎,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。
通过这些例子,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在中文语境中的“意识”一词所描述的内涵。 用作动词时,意识是指对世界的感知,对世界的理解。 用作名词时,意识是指一种内部价值状态或者惯性,例如安全意识、环保意识。
另外一个词“意思”跟“意识”是不是在读音非常相似,甚至在内涵上都用些重叠。
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,人类的自然语言其实非常不准确,词需要在语境中才能获得其表述的内涵(即所指对象)。
那么我们这里讨论的“意识”特指这种: 他深入思考,试图弄清楚【意识】究竟是物质的产物,还是独立于物质的存在。
这里还是引用维基百科的定义:
意识(consciousness)的最基本理解或阐释,是个体对其内部和外部存在的感知或认识[1]。进一步的解释,意识是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觉察能力,也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或状况,具有“感觉体验”(视、听、体感觉等)和“非感觉体验”(意志、情绪、记忆和思维等)等多种要素[2]。一般说来,意识包含知觉(意识包括了知觉、记忆、思考、情感等多个方面),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,知觉过程可能以“无意识知觉”[3]的形式发生,即不伴随明确的意识体验[4][5]。
尽管哲学家、神学家、语言学家和科学家对意识这一概念进行了数千年的分析、界定、诠释和辩论,但意识的本质仍然令人费解、留有争议[6],是“我们生活中最熟悉却也最神秘的方面”[7]。
关于这个话题,也许唯一被广泛认同的概念是对于它存在的直觉[8]。关于意识究竟需要研究和解释什么,人们有不同意见。有时,意识被视为是心智的同义词,有时又被认为是心智的一个方面。
“我们生活中最熟悉却也最神秘的方面”这一句真实的概括了我们对“意识”的个人体验。
意识的特征。
假说的思想起源
这个假说的思想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:
- 唯识学中对意识的理论
- 个体对“意识”的体验
- 当代的人工智能的使用体验
- 控制论中的反馈系统
意识是身体之外的独立存在的观点缺少可靠的现实证明,也仅能被当做假说看待。 神秘之处定然诞生神秘主义,对于神秘主义或者超自然主义采取包容和开放的态度,既不肯定其正确性,也不否认其可能性。
本文描述假说的基础还是建立在以物质为基础的“意识”范畴内。
个体对“意识”的体验
当代的人工智能的使用体验
唯识学中对意识的理论
控制论中的反馈系统
系统进入可持续甚至周期性状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。
假说:意识如何运作
意识是一种接续/相续状态。
潜意识相续。 意识相续。
这有点像控制理论中的反馈系统。 一个例子:
你将一根蜡烛点燃后,它将持续的维持在点燃的状态,直到维持点燃状态的条件不再具备。 蜡油耗尽,没有氧气,灯芯耗尽等等。
自持核
流转。
识别能力
生成能力
持续性的输入
必要条件。
先验信息库
概念的区分
识别 智能
几个子前提:
- 现代人工智能
假说:意识的分层
意识桥。 意识轴。